趁他病,要他命!以色列本想靠停战养精蓄锐,待元气恢复得差不多了再次卷土重来,继续实现它的“大以色列”美梦。
可事与愿违!
也门胡塞武装深知“斩草不除根,春风吹又生”的道理,压根不给以色列这个机会。
也门胡塞武装公布了一段在红海击沉货轮的视频,总计动用两艘遥控爆炸艇、5枚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及3架无人机。
此次被击沉的“魔法海洋”运载有1.7万吨硝酸铵。
以色列终于为自己的恶行付出代价了。
红海又炸了。
也门胡塞武装公布视频,两艘遥控爆炸艇撞向货轮“鲁比马尔”号,5枚导弹和3架无人机同步开火。
这艘载有1.7万吨硝酸铵的货轮,最终沉入海底。
这场冲突看似突然,实则早有伏笔。
胡塞武装的战术简单粗暴:
胡塞武装这次攻击,像极了“农村包围城市”的升级版。
遥控爆炸艇低速接近目标,贴身引爆,专打大型货轮防护薄弱处;5枚导弹从不同方向覆盖,封锁货轮躲避空间;3架无人机实时监控,干扰货轮雷达,拖延反应时间。
这就像几个人合伙围殴一个壮汉——有人拿刀贴身捅,有人扔燃烧瓶封锁退路,还有人吹哨干扰视线。胡塞武装用低成本武器,实现了“高性价比”打击。
关键数据上,硝酸铵是制作炸药的核心原料,1.7万吨足够制造数万吨TNT当量的爆炸物。若流入黑市,后果不堪设想。胡塞武装此前已击沉3艘与以色列相关的船只,这次是首次公开完整攻击过程,明显在“立威”。
胡塞武装的算盘很精:“以色列元气未复,现在不打,更待何时?”
以色列表面停火,实则暗中调动兵力、补充弹药。胡塞武装看透了这一点——“养肥了再宰”是以色列惯用套路。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前,以色列就是靠短暂停火完成军队动员,一举击溃阿拉伯联军。
红海是以色列的“命门”。以色列约90%的贸易依赖海运,红海航线承担了其中60%的货量。胡塞武装控制曼德海峡,等于掐住以色列的咽喉。
国际社会的“绥靖心理”也被胡塞武装看准。美国一边喊着“支持以色列自卫”,一边默许胡塞武装攻击商船。胡塞武装看准了这点:“打草谷要趁乱”。
胡塞武装这一击,砸出了三个大坑。
油价上涨,全球买单。红海航线受阻,油轮被迫绕行好望角,运费暴涨30%。欧洲天然气价格应声上涨5%,冬天还没到,账单先来了。
供应链危机加剧。全球12%的集装箱运输经红海,货轮绕行导致交货延迟。中国出口欧洲的电子产品、中东的石油设备,全被波及。
中东“代理人战争”升级。胡塞武装背后是伊朗,以色列背后是美国。这次冲突表面是商船被炸,实则是“代理人掰手腕”。
数据对比来看,2023年红海货运量1.2亿吨,占全球海运8%。绕行好望角后,航运时间增加10-14天,成本翻倍。
这场冲突给中年男人提了个醒:“别看热闹,要看门道”。
对商人来说,红海航线风险加剧,海运保险费可能上涨,出口企业需早做预案。对投资者而言,油价波动利好新能源板块,但短期能源股可能承压。对普通人来说,生活成本可能上升,囤货不如囤知识——多关注国际局势,少被谣言带节奏。
胡塞武装用行动证明:“小国也能撬动大国”。以色列若继续执迷不悟,下次被击沉的可能就不是货轮,而是它的国际信誉了。
通俗总结:胡塞武装这一战,打的是以色列的软肋,疼的是全球的钱包。
千层金配资-河南配资公司-配资网络炒股配资-可信的股票杠杆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